律师档案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实实在在,能够把事情办好 ,不辜负当事人的信任,当事人的感谢对我是莫大的欣慰,咨询电话:13720286680 。

法律服务范围: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纠纷、房地产纠纷、遗产继承、拆迁安置、工伤赔偿、劳动纠纷、债权债务、人身损害赔偿、合同纠纷、调解谈判、取保候审、刑事辩护、工商查询、公司法律服务等等。

服务方式:提供法律咨询,文书代写,代理诉讼、仲裁及其他非诉讼活动,提供专项法律建议和处理方案,担任公司法律顾问,参与项目谈判,起草、修改合同,出具法律意见书,出具律师函。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友情链接

2016年通过中介买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16-10-16 21:15)    点击:165

通过中介购房的八大注意事项

1、购买者本人仍需要尽相应注意义务

对中介和对方所述未见具体证据不能轻信,对产权证、身份证的真实性及房产是否设定抵押等问题,必要时要亲自到相关部门核实。总之,购房者也要自己多尽审核义务。

2、任何承诺及保证必须书面落实

在交易前或交易过程中,任何重要说明和承诺,都应该确保能落实在书面文件中。

如果你发现了交易中的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和疑点,而中介拍胸脯保证没问题,你想继续交易,不妨让中介把相应保证和责任落实在书面上。否则发生问题后可能没人承认。

记住:任何承诺不落实在书面上,就等于没有!

3、要防备“意向金”陷阱

中介可能会提出支付数额大小不一的“意向金”、“看房费”等要求,往往辅以“房源紧张”、“多人有意购买”等让购房人心急的理由,还会通过一些手段造成一种紧张的氛围,让购房者不加思考、不仔细审核就交钱、签订书面文件。

要注意:不管气氛多么紧张,只要是涉及交钱、涉及签署书面文件,就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付款的条件、退还的条件、成交的具体内容等都要仔细问清楚,而且必须在书面文件中有清楚的体现。

4、在交易时应三方亲自确认

买方应该坚持在签订合同等交易的重要环节由买卖双方及中介三方共同确认相关交易条件并共同在合同上签字确认。

亲自交流确认交易,还能避免中介为促成交易而故意隐瞒一些房屋的实际情况,比如房子存在什么缺陷,本来房主是如实告知中介的,但中介为了赚取中介费,可能隐瞒不告知购房者。一旦交易完成,购房者追究,中介已经收取到中介费,这时不说是“售房者没说”就是说“购房者已知”,总之已促成交易,事不关已不着急了。

5、对签字的书面文件都要注意审核

在与中介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中介要求购房者在很多文件上签字,《委托合同》、《居间合同》、《授权委托书》、《看房单》、《意向书》、《佣金确认单》,有时中介不经意地拿出一份《看房单》,说这只是公司要求员工带客户看房前的一个手续,没什么约束力,要求签个字配合一下。

如果不仔细看看就签字,那可能过不了多久,中介就会拿着它向你要钱,那时你才发现,这个《看房单》上的内容还包括你的一些承诺和义务。

文件是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文件的内容对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有什么约定。只要涉及签字的书面文件,哪怕是一个登记资料,都要先仔细看清楚再决定是否签字。

6、签署合同等文件不能留空白

在签署合同等文件时如果有空白之处,应用笔划掉相应空白。尤其是在签字后全部合同要脱离自己掌控时就更得重视了,如果你签过字的合同上有空白没处理,事后发现被人家增加了内容,那后果我就不多说了。

7、明确中介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条件

通过中介签订合同后,有时也会出现合同不能正常履行被终止的情况。那么中介费是否能全部或部分退还?中介费的收取哪些是促成交易的对价,哪些是协助办理各种手续对价?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钱已交了的情况下,想退就难了。

建议在找中介提供购房或中介服务时,就中介提供的全部服务内容一一列清,每项服务内容的价格和收取条件、时间、退还条件都做明确约定。发生问题方便处理。

8、向中介交付费用或房款要索要票据

无论是中介费、意向金、还是代为转交房主的房款,都要同时索要相应的票据,不管是正式发票还是收据,上面都应该有中介的公章。

切忌不能把相应款项交给中介后不索取票据或只得到由某个工作人员签字的收据。有的中介管理不规范,可能出现工作人员私下卷款跑了的事儿。这时如果购房者手里没有有公章的凭据就麻烦了。所以,一定要记住交费就要索要有公章的票据。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蒋艳超律师提供“婚姻家庭  劳动纠纷  债权债务  交通事故  房产纠纷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蒋艳超律师,蒋艳超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蒋艳超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720286680,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蒋艳超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武汉律师 | 武汉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蒋艳超律师主页,您是第154669位访客